基金會新訊 – 黑松HeySong https://www.heysong.com.tw 黑松股份有限公司 Wed, 12 Mar 2025 01:46:00 +0000 zh-TW hourly 1 https://www.heysong.com.tw/wp-content/uploads/2020/05/cropped-heysong-site-icon2-32x32.png 基金會新訊 – 黑松HeySong https://www.heysong.com.tw 32 32 【黑松尋。耕課程計畫】 助2校摘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50109/ Thu, 09 Jan 2025 01:31:47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2784 【黑松尋。耕課程計畫】 助2校摘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Read More »

]]>

108課綱上路,全國中小學開始發展「校校有特色」的校本課程。成立11年的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深耕桃園市小學校園的環境教育,近年藉「黑松尋。耕課程計畫」,輔導生態學校發掘在地環境特色,已有5所學校發展出特色課綱,桃園市觀音國小更在2024年底獲頒具有教育界奧斯卡獎之譽的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銀質獎殊榮。

*校本課程:依據「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在國民中小學階段,可以透過校訂課程建立學校課程特色,規劃統整性主題、專題、或戶外教育等課程,促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表示,推動桃園學校環境教育始於企業回饋鄉里的初心。

夥伴學校表現亮眼 2校摘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學校發展校本課程有成,社子國小在2022年推出「ECO綠社子,LIFE樂創價」課程;至於觀音國小則因地理位置特殊,珍貴的桃園藻礁與大潭電廠就在校園旁,「觀見TOWER 點亮千年藻礁」課程以批判思考力、創意創新力、團隊合作力、溝通表達力和研究解決力為核心,兩校陸續獲頒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殊榮。

以觀音國小的藻礁課程為例,讓孩子們從認識藻礁開始逐步探索,在課堂上練習批判性思考,逐步掌握如何從多角度看待問題,並提出永續議題的解決方案。觀音國小教務主任黃秀嫻分享,平常教學非常忙碌,「但老師們都非常有熱忱,因為我們知道透過設計課程,能點亮孩子的學習熱情!」中年級教師劉誼璇也分享「你會發現孩子對學習不再無感,像是藻礁的重要性、節約能源,都能更加深入並與自身連結,甚至採取永續行動。」

觀音國小師生參與於學校旁海灘的海龜海放,感受環境議題就在生活周遭的環境中發生。

培育校園永續人才 黑松回饋在地 讓種子落地深耕
聯合國提出SDGs 17項永續發展目標,已在全球各地被廣為實踐,如何讓台灣的下一代也能成為未來永續行動人才?盧功偉認為, 要從教育現場的人才培育開始。黑松教育基金會推動環境教育11年,陸續推出三大環境教育計畫,陪伴國小老師發展永續環境的創新教學,為傳承這股能量,2024年正式啟動「種子教師計畫」,成員包含校長、主任、老師,希望培育在地永續人才。每個城市面臨的開發與環境議題不盡相同,「早期請外縣市專家來培育老師,現在我們有桃園在地人才,協助桃園發展環境教育。」盧功偉表示,希望未來能做到桃園市13區都有種子教師,由在地人才共織一張教學互助網。

觀看新聞報導: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35/post/202501080040/

]]>
黑松推動環境教育11年成果斐然 32校獲「臺美生態學校」認證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1226/ Thu, 26 Dec 2024 07:14:37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2656 黑松推動環境教育11年成果斐然 32校獲「臺美生態學校」認證 Read More »

]]>

黑松教育基金會致力推動校園環境教育,以「綠+校園生態計畫」陪伴學校依循聯合國「生態學校(Eco-school)認證」的執行步驟與路徑,將校園打造成生態學校。環境部於12月25日頒發「臺美生態學校」認證,今年共有11所夥伴學校在黑松教育基金會的協助下獲頒認證,包括3所銅牌、4所銀牌、1所綠旗,以及3所綠旗再認證,成績斐然。在黑松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桃園囊括全臺超過4成的綠旗學校,且連續3年蟬聯全臺最多綠旗認證縣市。

自2016年開始推動計畫至今,基金會陪伴學校持續進步並取得認證:從培育師資、發展特色到設計課程,打造獨特的綠色校園,讓學生不僅能得到生態保育、循環減廢等觀念,更能走出教室,從日常開始實踐永續,目前累計已有32所基金會夥伴學校成功取得認證。

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桃園小學推動環境教育,今年共11所夥伴學校獲頒環境部「臺美生態學校」認證。

黑松教育基金會深耕十一載 全臺逾四成的生態學校都在桃園
黑松公司將於2025年邁入100週年,成為臺灣飲料業第一家百年企業。身為臺灣在地企業,黑松致力於實踐永續發展目標,並將「友善環境」作為企業願景之一,希望與這片土地一同實現永續成長。董事長張斌堂於2013年成立黑松教育基金會,從母公司到基金會,都將環境永續視為重要發展目標。

時至2024年,黑松教育基金會已在桃園深耕了11個年頭。今年由環境部主辦的「臺美生態學校認證頒獎典禮」,桃園市霄裡國小、大安國小及觀音國小,在黑松的持續陪伴下,歷經6~7年的長期努力與多次認證洗禮,成功取得最高標準「綠旗」的再認證,成為生態學校標竿。

此外,桃園市長庚國小也首次得到綠旗肯定,另還有桃園市內海國小、內柵國小、大華國小、文山國小取得銀牌認證,桃園市新勢國小、龍源國小、廣興國小獲得銅牌認證,每一年,都有更多新夥伴加入計畫,成為生態學校的一員。

桃園市長庚國小獲首面綠旗,學生展示廢棄物再利用的作品,及校園中種植香草做成防蚊蟲的左手香膏。

以「增能-陪伴-擴散」為主軸 黑松教育基金會陪伴各校蛻變為生態學校
在推行「綠+校園生態計畫」的過程中,「增能-陪伴-擴散」是基金會的行動方針:「增能」提供研習與生態學校參訪,讓老師們具備永續觀念,「陪伴」邀請專家協助學校確立、執行永續發展方向,「擴散」則是為各校製作專屬成果影片,透過基金會宣傳資源,讓更多人看見各校的努力。

今年首度獲得綠旗認證,同時也擔任推動計畫協辦學校的長庚國小,藉由在校內打造菜園,讓孩子親身參與農耕的每一步驟,將課堂知識實際落地於生活。長庚國小校長謝明杰認為,基金會提供的知識培育讓他有感「增能」、獲益良多,「黑松教育基金會每月一次的『校長社群』讓我能和各校相互交流、拓展視野,安排專家辦理的教師研習,也為我們的課程提供了重要引導」。

而這次成功取得綠旗再認證的桃園市霄裡國小,則透過讓學生手植水生植物,使周遭埤塘重獲新生。霄裡國小校長利百芳認為,「連結各方資源」也是黑松教育基金會的一大特點,「像今年的黑松愛地兒課程就與中原大學USR夥伴合作,帶著孩子們一起清理埤塘,這樣的資源連結在計畫推動的過程中十分重要」。

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左四)與桃園市霄裡國小師生合影,肯定學校榮獲第二面綠旗認證的佳績。

百年黑松繼往開來 承載豐富經驗持續往未來邁進
在黑松明年跨入100週年之前,黑松教育基金會已陪伴超過46,000名師生、68所學校發展環境特色教育,獲得「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等獎項肯定。黑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斌堂表示,基金會在未來也會繼續陪伴各校,扮演「橋梁」角色。

「透過推動與陪伴,我們希望讓學校在推動環境教育的路上,不會感到孤單。」張斌堂分享,一路上他看到不少校園發生正向改變,甚至有偏鄉學校因此扭轉了廢校危機,解除各校校長經營學校的焦慮、讓孩子更認識在地,便是黑松最大的滿足與喜悅。

桃園市大安國小榮獲第三面綠旗,在長期推動生態學校下,發展出水、能源、永續食物、消耗與廢棄物4項路徑的課程,並將環境教育融入108新課綱的校本課程。

黑松教育基金會在環境教育上的長期投入,也正呼應了100週年主軸「黑松100 轉動.感動」──這100年來,黑松陪伴大家「轉開」無限次喜悅,這份「感動」屬於黑松與陪伴過的所有人,未來也會持續為這片土地及人們創造更多美好與歡樂。而未來,基金會也將持續擔任環境教育的最佳夥伴,相信「教育的力量,能為台灣這片土地帶來更多改變」,讓這片土地的孩子都能在充滿生機的校園中健康成長。

黑松教育基金會官方網站:https://heysong.org.tw
黑松教育基金會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ysong.hsef

【關於黑松教育基金會】
黑松於2013年創立「黑松教育基金會」,使命是「促進在地學校發展環境特色教育」,並透過合作計畫陪伴學校發展特色課程。基金會的願景是「讓孩子以在地為榮,實現環境與社會永續」,希望能拉近孩子與土地的距離,增進孩子與家鄉在地環境、人文、產業的情感與連結,讓孩子在未來能夠成為關愛環境、守護這片土地重要的一份子。

]]>
觀音國小「藻礁保護」課程 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1220/ Fri, 20 Dec 2024 01:28:46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2775 觀音國小「藻礁保護」課程 榮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 Read More »

]]>

黑松教育基金會透過「黑松尋。耕課程計畫」協助學校設計結合環境永續及在地特色的校本課程,亮點學校桃園市觀音國小更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銀質獎的肯定。

黑松以環境教育,讓孩子發現在地特色。

從環保意識到批判思考,點亮孩子學習熱情
黑松教育基金會以國際「生態學校(Eco-school)」的執行步驟與環境路徑,從建立生態團隊開始,一步步協助、鼓勵學校推出校本特色課程,回應108課綱「校校有特色」的政策,讓一至六年級的學生都能系統性的學習永續課程,深化學習內容並扎根於校園文化。其中,桃園市觀音國小在基金會的支持下,發展出以「藻礁保護」為主題的校本課程「觀見TOWER 點亮千年藻礁」,展現校本特色與環境教育的結合,並於今年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競賽銀質獎」的殊榮。

透過系統性的課程架構及全校老師的努力下,孩子對於環境保護及能源產業更有概念,也透過分組討論及實際踏查,培養出批判思考力、創意創新力、團隊合作力、溝通表達力和研究解決力。教導中年級的劉誼璇老師分享:「你會發現孩子對學習不再沒有感覺,像是藻礁的重要性、節約能源,都能更加深入並與自身連結,甚至採取實際永續行動。」

桃園市觀音國小課程校本特色課程「觀見TOWER 點亮千年藻礁」,帶領孩子透過分組討論及動手做,多面向探討如何環保及能源議題,讓孩子從真實情境發展出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不同領域及年級的老師當中,又是如何分工和合作?教務主任黃秀嫻分享,平常教學非常忙碌,「但學校老師們都非常有熱忱,因為我們知道透過課程的設計及適合的教學策略,能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黃主任補充說。在基金會專家協助下,各年級老師們透過學年會議、課發會,確保不同年級的學習內容既環環相扣,以設計出符合學生需求的課程。

從認識到思辨,全校一起的藻礁永續Action!
觀音國小的校本課程,一大特色是以藻礁為核心,聯結藻礁故鄉、藻礁生態、藻礁綠能、藻礁國際,串連四套課程,一到六年級課程由簡到深。從低年級的認識藻礁;到高年級透過思辨的方式,站在政府、環保團體和中立立場,深入討論能源與藻礁保護的衝突。學生在課堂上練習批判性思考,逐步掌握如何從多角度看待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六年級學生許紫渝更分享,在課程之後會主動飲水思源,並找家人一起淨灘!

透過實際踏查藻礁生態環境,讓孩子對於環境生態更有感,並從中反思環保永續的重要性。

對於班上來說,都會有不同長才的孩子,重點是要讓孩子找到自己的亮點。負責高年級的張秋慧老師說:「校本課程中因為多元性及科技輔助,協助了更多孩子找到自己的亮點,像是衝動的孩子透過實作課程,發覺自己擅長的項目;對於識字困難的孩子,在學習AI工具後,能夠更完整表達自己的感受,而這都是之前意想不到的成果。」

師生參與於學校旁海灘的海龜海放,感受環境議題就在生活周遭的環境中發生,孩子活動後感到震撼且難忘。

觀看新聞報導:https://premium.parenting.com.tw/article/6000218

]]>
【世界環境日】建立永續飲食的生活習慣(下) https://www.heysong.com.tw/%e3%80%90%e4%b8%96%e7%95%8c%e7%92%b0%e5%a2%83%e6%97%a5%e3%80%91%e5%bb%ba%e7%ab%8b%e6%b0%b8%e7%ba%8c%e9%a3%b2%e9%a3%9f%e7%9a%84%e7%94%9f%e6%b4%bb%e7%bf%92%e6%85%a3%ef%bc%88%e4%b8%8b%ef%bc%89/ Thu, 29 Aug 2024 01:35:48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1508 【世界環境日】建立永續飲食的生活習慣(下) Read More »

]]>

日常飲食與購物習慣與環境永續密切相關,透過改變日常習慣可以為環境帶來諸多益處。接下來,我們將從食物包裝和季節性飲食習慣兩方面,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永續飲食。

⭐食物包裝
食物包裝是另一個需要關注的議題,過度包裝和塑膠使用對環境造成巨大負擔。選擇無包裝或可重複使用的包裝材料,可以減少垃圾的產生。在台灣,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自備購物袋和環保杯,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趨勢。

舉例:消費者在點餐時可以主動告知是否需要醬料包和餐具,不帶走不必要的包裝。這不僅能減少浪費,還能降低店家的耗材成本。店家和消費者雙方共同努力,能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購物時可以自備環保餐具及購物袋,減塑愛地球!

⭐季節性飲食習慣
食用當季食材不僅能獲得最新鮮的營養,還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當季食材通常不需要長途運輸和長時間儲存,能減少能源消耗。

「多當季,多本土,少進口」是永續飲食應該遵循的原則。台灣四季分明,在地蔬果種類豐富,消費者可以多選用當季食材。優質蛋白質的選擇上,無論是豆製品、漁獲、雞蛋、雞肉或豬肉,都有在地的農林漁牧業供應。我們可以在採購時,優先選購台灣在地的農產品和酪農品,而非進口食品。

季節性飲食不僅對環境友善,對身體也有很多好處!

⭐結論
實現永續飲食需要我們在購買、選擇和消費食物的每一環節都做出環保選擇。從支持本地農、酪產品到選擇環保包裝,從食用植物性食物到遵循季節性飲食習慣,每個人的小小改變都能為地球帶來積極的影響。讓我們從日常飲食開始,照顧現代及未來世代的健康生活,為保護環境盡一份力!

永續的生活習慣始於一種意識和意願,即質疑我們長期形成的購物習慣。透過自我反思,在購物時將環境永續作為優先考量。這並非要求一次做到完美,而是要以開放的心態,逐步邁向改變。

你是否也對永續食物有興趣呢?黑松教育基金會113年愛地兒點子計畫開放報名中,有興趣的老師快帶著學生們來手刀報名!
📍了解更多資訊:愛地兒點子計畫|系列活動報名

延伸閱讀:
📍Vogue有意識/回歸老祖宗的智慧「季節性飲食」的由來、興起、對身 體與環境的好處和誤解,一次說清楚!

📍選購當季蔬菜好處多!認識春夏秋冬的當令蔬果

]]>
黑松教育基金會推動逾60校環境特色教育 從教室到校園、從校園到社區 助城鄉再進化!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828/ Thu, 22 Aug 2024 08:32:43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1452 黑松教育基金會推動逾60校環境特色教育 從教室到校園、從校園到社區 助城鄉再進化! Read More »

]]>

暑假進入尾聲,全台學校老師們也將面臨「開學慌」!因應108課綱素養導向學習模式,教學不再只是傳遞課本知識,更要透過在地連結做到創新教學。黑松教育基金會以「設計思考」為概念,長期支持老師翻轉教室,推動在地特色課程,至今已經逾60所小學參與。今(22)日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受邀至微笑台灣「永續城鄉論壇-地方再進化」,與桃園市教育局專委林光偉、天下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孩子的書屋執行長陳彥翰、桃園市霄裡國小主任李士豪,共同針對永續教育進行精采對談交流。

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分享讓城鄉永續的教育解方。左起為天下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桃園市教育局專委林光偉、黑松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桃園市霄裡國小主任李士豪、孩子的書屋執行長陳彥翰。

推動環境特色教育入校超過60所 老師與孩子都是種子
黑松教育基金會自2013年起,長期陪伴學校發展更具啟發性的教學方式,號召逾60所夥伴學校共同推動在地特色課程。董事長張斌堂一直認為教育的可能性不止一種,基金會的使命,是促進在地小學發展環境特色教育,將環境議題融入校本課程中,培育孩子、培育地方原動力,當孩子看見地方特色,地方就有茁壯的能量!

參與合作計畫的夥伴學校桃園市霄裡國小主任李士豪坦言,學區的孩子資源較不足,為了克服教材和教學資源限制,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體驗,過程很辛苦,「初期看見學校的環境,具有發展生態教育的優勢,但苦無方法。」令李士豪感動的是,黑松教育基金會長期扶持學校成長,全校動員發展埤塘課程,甚至認養社區公園的水池生態,陪伴霄裡國小成為臺美生態學校最高認證「綠旗」的學校。提及教學上最大的收穫,李士豪表示:「看到孩子面對問題主動思考並提出解決方案,感到十分驕傲。」

黑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張斌堂,與霄裡國小師生一同體驗埤塘生態課程。

多年的耕耘,讓老師的努力被看見!「黑松愛地兒點子計畫」種子教師-桃園市龍山國小老師孫珮珊,今年榮獲桃園市國小組師鐸獎肯定!孫珮珊以環境教育與設計思考來翻轉教學,教室的風景不再一成不變,孩子變得勇於發表,課堂也充滿互動與對話!

黑松教育基金會三大計畫  為孩子打造環境教育的日常
「比起提供孩子煙火式的一次性活動,不如讓環境教育成為他們的日常。」執行長盧功偉以黑松教育基金會三大計畫為例,「愛地兒點子計畫」從班級出發,讓老師運用設計思考教學法發想教案;「綠+校園生態計畫」從班級到學校,將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引入校園,陪伴學校發展出具特色的生態課程;「黑松尋。耕課程計畫」則深度挖掘在地特色,梳理出校本特色課程,讓課程永續進行、擴散到社區。盧功偉分享:「當學校以環境教育形成『校本特色課程』,即便校內教職人員更迭,環境特色教育仍可一屆一屆地傳遞下去。」

基金會以黑松中壢廠所在地-桃園出發,陪伴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幫助桃園成為全台榮獲最多「綠旗」的縣市,桃園市教育局專委林光偉期許:「桃園市目前有50多間綠旗生態學校,未來將透過鼓勵機制,讓生態學校持續蓬勃發展,成為全臺標竿。」

「從教育著手才有希望、才有機會!」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凌爾祥分享,天下推動希望閱讀計畫一推動就是20年,而黑松教育基金會這些年來也是一樣從學校深耕,讓孩子去認識自己校園的環境。「這是一項非常扎根的工作!種子撒下以後,必須要等待它生根、發芽、成長、茁壯。」凌爾祥期許彼此一起長期推動,因為教育不是短時間就能看到成果的一件事。

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課程中,不僅是為了應對環境挑戰,更是為了培養下一代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和在地關懷能力。董事長張斌堂期望:「黑松教育基金會的願景與使命是讓孩子以在地為榮,實現環境與社會永續。」面對科技與潮流不斷演進,黑松教育基金承諾將持續深耕,加強在地永續的力量,邀請更多教育單位及夥伴一同投入環境教育,邁向永續未來!

]]>
【世界環境日】建立永續飲食的生活習慣(上)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621/ Fri, 21 Jun 2024 05:52:16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0946 【世界環境日】建立永續飲食的生活習慣(上) Read More »

]]>

我們將從購買習慣、食物的選擇、包裝類型和季節性飲食習慣等方面來進行探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現永續飲食。

⭐購買習慣
購買習慣對環境有著直接影響。在選購方式上,選擇本地生產的食物可以減少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台灣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支持本地農產品市場,不僅促進在地的經濟發展,還能降低環境負擔。而且購買有機、綠色農產品及MIT標章等產品,不僅支持本地農業,更有助於環境保護。

有機農產品、TAP 產銷履歷標章

⭐食物選擇
在選擇食物時,我們可以優先選擇對環境影響較小的種類。例如,植物性食物通常比動物性食物對環境的負擔更小。台灣的豆類、蔬菜和水果種類繁多,是實現植物性飲食的好選擇。同時,減少食物浪費也非常重要,可以通過計劃膳食和合理儲存來實現。

舉例: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平均一杯動物奶的碳排放量是植物奶(如米漿、豆漿、燕麥奶和杏仁奶)的近三倍,所需土地面積更是超過植物奶的十倍。此外,製造一杯動物奶需要超過120公升的水,而即便是用水量大的稻米和杏仁,其植物奶的用水量也僅為動物奶的一半。

無論是在碳排放、土地使用還是用水量方面,動物奶對環境的破壞程度都遠超過所有植物奶。台灣長期以來都有豆漿和米漿的選擇,此外市面上也有其他少量進口植物奶產品可供選購。因此,選擇植物奶不僅有助於降低環境負擔,還能延續我們本地的傳統飲食文化。

選擇本土植物奶對環境更永續!

延伸閱讀:📍哪種植物奶最永續?本土最永續!(謝冠妃,2020年8月撰)

]]>
【世界環境日】善待土地:在地的永續飲食實踐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605/ Wed, 05 Jun 2024 05:16:05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20911 【世界環境日】善待土地:在地的永續飲食實踐 Read More »

]]>

你知道日常飲食中的哪些植物能保護地球嗎?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對地球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更大。人類過度需求肉類會導致過度放牧,造成土地荒漠化和大量二氧化碳排放。而大量食物浪費則會導致土地資源枯竭,這些浪費的食物所產生的碳足跡也會成為地球的額外負擔。選擇對環境友善的植物性食物,不僅有助於減少碳足跡,還能保護生物多樣性。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環境友好植物:
⭐豌豆:豆科植物,這些植物有助於固定氮,改善土壤肥力。

⭐燕麥:屬於掩護植物,它們能保護土壤,防止侵蝕。
⭐蘆筍:屬於深耕系植物,這些植物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水分滲透。
⭐草莓:屬於遮蓋植物,它們能抑制雜草生長,保護土壤濕度。
⭐番茄:番茄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二氧化碳,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透過種植和食用這些植物🌱,不僅有助於減少碳足跡👣,還能保護生物多樣性!

選擇食用日常中常見的5種環境友好植物,可以減緩土壤的負擔。

【種下番茄,善待土地】
番茄🍅是世界上栽種最廣泛的蔬果之一,每年全球蔬果產量中,番茄經常位居產量前三高。在本地種植並食用番茄,不僅能減少食物的運輸距離,降低碳足跡,還能在生產過程中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番茄是我們日常餐飲中經常食用的食材,與大眾飲食文化緊密相連。現在,讓我們一起親手種下番茄,善待土地,從餐桌開始保護地球!

👋如何參與我們?點選下方連結,分享你的環境行動!

下一章~永續飲食在台灣:如何在日常飲食中實現永續發展
如何在生活中做到「永續飲食」?根據聯合國農糧組織(FAO)的定義,「永續飲食」涵蓋了「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三大面向。永續飲食不只是食物種類的選擇,生產過程、包裝與食材運用也跟「永續飲食」息息相關。

永續飲食不僅僅是關於我們吃什麼,更是關於我們如何選擇和消費食物。在全球環境保護議題日益重要的今天,身為消費者的我們也可以開始實踐永續飲食!

⭐永續飲食有關的SDGs:

與永續飲食相關的SDGs,除了以上這些目標,也還有更多有關的目標喔!
]]>
探索家鄉生態一百堂課 黑松伴孩子守護家鄉埤塘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403/ Wed, 03 Apr 2024 05:29:01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19672 探索家鄉生態一百堂課 黑松伴孩子守護家鄉埤塘 Read More »

]]>

面對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挑戰,許多學校正積極探索如何將其融入課程,同時培養孩子兼具「永續發展」與「在地關懷」的素養能力。長期耕耘環境特色教育的黑松教育基金會,連續9年透過「愛地兒點子計畫」輔導桃園小學深入探討環境議題,至今已累積破百件環境教案。今(2024)年基金會以「永續愛地球,在地埤塘留」為主題,輔導老師執行創意教案,讓師生認識家鄉特色,並思考如何改善生態環境。基金會也特別於今(3)日舉辦教師分享會,邀請參與計畫的老師,以及各領域的專家評審分享教案經驗,共同為培養下一代環境領袖而努力。

黑松教育基金會舉辦教師分享會,參與計畫的老師、專家評審們一同共襄盛舉、交流經驗。

一百堂課,一百段陪伴故事 「愛地兒點子計畫」觸動土地關懷

黑松教育基金會「愛地兒點子計畫」以系統化的課程,輔導老師執行創意教案,帶孩子思考生態問題,至今陪伴50所小學推出破百件環境教案,共同關注全球暖化、海洋保育、能源永續等議題。基金會執行長盧功偉表示:「我們致力於讓孩子為腳下的土地做出改變,今年計畫主題為『永續愛地球,在地埤塘留』,埤塘作為桃園特色景觀,就成為了學校珍貴的教學資源。」

為提升計畫影響力,黑松今日舉辦教師分享會,邀請擔任計畫評審的執行長盧功偉、中原大學陳其澎教授、文化銀行邵璦婷創辦人、臺北市內湖高中周維毅老師以及臺中科技大學何昕家副教授,與老師們交流教學經驗。

5步驟打造環境特色教育 5校成果亮眼 埤塘專家:「每個學校都是一顆種子」

今年共13所小學參與計畫,其中八德區霄裡國小、新屋區社子國小、龜山區長庚國小、蘆竹區大華國小、楊梅區上湖國小因師生的創意行動獲評為亮點教案。埤塘專家陳其澎稱讚:「參加『愛地兒點子計畫』的小學,在發掘問題、陳述意見、解決問題上,都做得非常好」長庚國小的學生考察了社區的埤塘,並運用VR模擬埤塘生態給其他年級的孩子,結合科技的發表讓他相當驚艷,陳其澎說道:「我認為每個學校都是一顆種子」,藉由計畫的陪伴,發展出創意無限的在地環境課程。

大華國小沈朝萱老師分享,運用計畫中的「愛地兒5步驟」,引導孩子「探索主題-定義問題-發想點子-測試點子-分享宣言」,在課程中孩子產生對在地埤塘的情感,決定努力恢復師生對埤塘的關注度,因此帶來趣味的生態闖關活動。評審周維毅老師則讚嘆社子國小的課程令他印象深刻,「他們使用5步驟發現學校的環境問題,就開始清理埤塘,其實課程不只是執行教案,而是在解決大自然的危機。」

大華國小的學生打開五感探索埤塘生態,並依循愛地兒5步驟記錄下所見所聞。

從學校到社區,孩子積極宣傳埤塘 在地居民到場支持

環境教育能激發孩子以在地為榮的情感以及促進社區共好,楊梅區上湖國小張碧玲主任即分享,師生於桃園仙草花嘉年華時,積極向旅客宣傳埤塘之美,也在畢業旅行到鹿港老街時,宣傳桃園為千塘之鄉,並邀請里民到上湖的埤塘參加成果發表會,「孩子透過與社區的緊密交流,加深了對在地的認同。」

評審邵璦婷則以文化工作者的角度分享:「多認識一種在地文化,對於這片土地就會有更好的包容。」她以霄裡國小的擺攤活動為例,社區居民看到就連國小生都在為在地環境努力,同時孩子也從互動中獲得肯定與回饋,對社區來說是一種善的循環。

霄裡國小的學生在八德埤塘公園設攤,以遊戲吸引附近居民、分享埤塘生態的寶貴。

邁向第10年!「愛地兒點子計畫」從桃園出發 實踐環境教育力量

黑松教育基金會「愛地兒點子計畫」明年即將邁向第10年,不僅豐富了學校教學內容,更成功培養孩子的環境素養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彰顯了環境教育在實踐SDGs中的關鍵角色。基金會董事長張斌堂也期許:「我們從桃園出發,希望透過持續推廣環境特色教育,激發更多孩子對家鄉的認同感,成為永續發展的力量。」

]]>
2024徵才開跑!招募活動組主管、專案企劃、行銷企劃!快來看看職缺內容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322/ Fri, 22 Mar 2024 10:57:14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19561 2024徵才開跑!招募活動組主管、專案企劃、行銷企劃!快來看看職缺內容 Read More »

]]>
工作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在黑松教育基金會,我們秉持「讓孩子以在地為榮,實現環境與社會永續」的信念,透過實際行動,用真誠的態度與長期的陪伴,和學校一起推展環境特色教育,讓孩子看見家鄉的美好與獨特。
 
希望找到有志一同的夥伴,一起實踐永續教育、成為改變社會的原動力,走過10年的里程碑後,下一趟旅程即將啟程,準備好加入我們了嗎?

在加入我們前,請先閱讀前導篇認識我們!
追尋的願景
我們希望協助在地小學發展環境特色教育,讓孩子看見家鄉所擁有的美好與獨特,當這片土地上每個地區都能更均衡、互助的發展,就能達到社會永續的理想狀態!
 
投身的使命
我們願意成為支持教育夥伴的力量,透過實際行動,用真誠的態度與長期的陪伴,讓學校拓展視野、讓教育走向社區,並向更多人分享在地的美好!
 
擁抱的文化
  • 珍惜夥伴:珍惜每一位站在第一線教育夥伴的需求與感受,也很重視團隊夥伴在工作中的幸福感,共創社會影響力!
  • 勇於創新:我們總是勇於用創新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們相信創意自信能帶來力量、為社會帶來更多改變。
  • 追求共好:我們保持真誠的態度,與教育夥伴並肩合作,透過教育達成環境與社會永續的願景,迎向互助共好的理想生活。
做個小測驗,你是這樣的人嗎?歡迎加入我們!
你認同我們的理念嗎?如果認同的話,接下來先做個小測驗吧!
我們希望在工作環境中能秉持相同的價值觀與特質,為社會帶來更多改變!

如果超過15分,你就是我們想找尋的人才!

加入之後,你需要負責的內容有哪些呢?
活動組主管
你將成為環境永續專案的掌舵者!善用對教育、環境、在地議題的熱情與敏銳度,透過專案管理、創新領導與跨域協作能力,制定發展策略及目標、推動每個專案的執行,並媒合外部資源與利益關係人搭建橋樑,帶領團隊陪伴在地學校發展環境特色教育!
我想加入👉 https://www.104.com.tw/job/89546?jobsource=company_job
 
專案企劃
你將成為環境永續專案的推動者!擔任環境教育專案的負責人,透過各項活動的規劃與執行,例如:教師增能工作坊、學校交流參訪、學生成果展現等活動,來維繫夥伴學校關係,陪伴與支持夥伴學校發展環境教育,讓孩子有更多親近土地的機會及更多元的學習!
我想加入👉https://www.104.com.tw/job/84bu6?jobsource=company_job
 
行銷企劃
你將成為環境永續的倡議家!負責品牌經營及社群行銷,例如:社群平台
圖文製作及內容行銷、籌辦年會活動、環境教育成果擴散等,透過品牌形象建立、影響力擴散,發揮1+1>2的綜效,將基金會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我想加入👉https://www.104.com.tw/job/89×95?jobsource=index_s_cs

如果你還有這些經歷/能力,那就更好了!
1.待過教育新創或NPO,對社會公益充滿熱情,希望為孩子盡一份心力!
2.了解環境議題及教育趨勢,能幫助我們更有效地與該領域的夥伴交流!
3.備小型車駕照,敢開車上路,能在出差時,安全抵達目的地!
4.擁有拍照、攝影的技能,能將孩子的笑容與成長記錄下來!
5.有基本的美感或是圖文排版能力,能運用圖文的方式,擴散影響力!
 
我們的工作環境與福利,有哪些呢?
1.彈性上下班時段(08:00-09:00、17:00-18:00),讓你避開交通尖峰時段!
2.每日提供免費午餐,既能省錢又能省去中午排隊買飯的時間!
3.不定期國內外員工旅遊和聚餐,讓你四處玩透透、吃到飽!
4.每年一次健康檢查,守護你的健康!
5.不能少的三節禮金+年終績效獎金,照顧你的荷包!
6.完整的教育訓練制度,滿足你的求知慾!
 
期待你的加入,讓我們一起透過創意與企劃,為孩子的環境教育努力,與我們一起讓社會更美好、永續!
]]>
112年愛地兒票選結果出爐囉!恭喜獲選亮點教案師生! https://www.heysong.com.tw/foundation20240220/ Tue, 20 Feb 2024 11:03:01 +0000 https://www.heysong.com.tw/?p=19574 112年愛地兒票選結果出爐囉!恭喜獲選亮點教案師生! Read More »

]]>
今年的13件教案中,老師們帶著孩子運用愛地兒5步驟,發想出「永續愛地球,在地埤塘留」的永續行動,讓孩子從不認識埤塘,到成為守護埤塘的小尖兵!
恭喜獲選亮點教案的學校,也謝謝所有一起愛地兒的師生! 
恭喜以上5組獲選亮點教案,依學校行政區筆劃排序,不分名次。
 
也感謝每一位花了許多時間與腦力進行評選的評審與互相票選的老師:
  • 埤塘環境專家:中原大學—陳其澎教授
  • SDGs議題專家:國立台中科技大學—何昕家副教授
  • 設計思考專家:文化銀行—邵璦婷創辦人
  • 永續公民專家:台北市內湖高中—周維毅老師
  • 環境特色教育專家:黑松教育基金會—盧功偉執行長
  • 參與愛地兒點子計畫的各校教師
感謝一直以來帶領孩子們參與愛地兒的老師、協助每一組的種子教師、支持愛地兒行動的後盾,恭喜你們完成了一趟不簡單的旅程!在孩子心中留下珍貴的回憶與愛地球的精神。所有參與今年愛地兒計畫的老師,我們教師分享會見!期待能向每一位用心又有想法的老師交流學習,一起點亮孩子們的IDEA。
]]>